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惜緣.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惜緣. Show all posts

Tuesday, 7 June 2016

我同沙大華文學會一起成長

我只想說,我總於退休啦!在承擔學會主席重責的這一年,我面臨了許多的壓力,沈重的壓力打壓著我,導致我平常連話都變少了。 如果讓到身邊的人感到不舒服,我深感歉意。在那段低潮期,我還寫了博文,負能量很重,慎入,哈哈。不過如果你想多了解我一些,可以按進去閱讀喔。

如今,一年過去了,我沒想到我可以撐一年啊!當初憑著一股衝動與熱忱,舉一舉手就得承擔了整個學會。(心裡OS:啊,那該死的手! )雖說如此,我還是很感激當初的自己舉了手,才能結交到現在並肩作戰的大家,認識到可愛的學弟學妹。從零到有的這段過程真是折磨人,從學會logo、章程、構架地基一直包辦到面子書網頁、學會會衣、與外界聯絡等等,一切的一切,再苦我也咬牙撐過了。也許有些人會覺得一間大學理所當然會有中華文化的活動,但如果沒有人願意去承擔,文化的種子是無法傳承的。

『最煎熬的時候,也許就是你收獲最大的時候。』

這一年的歷程中,我不止一次想放棄學會了, 煩過哭過也鬧過,放棄就什麼都不需要煩惱的想法一直出現在我腦袋中。我很開心當初堅持了,每一次我就這樣熬過去了,會心一笑,之前讓我難過的責任,這一天我竟然笑著說出來了。成果需要時間去累積,理念需要有堅持下去的動力,熬得住,時間會一點一點給予。想當初,重整華文學會聽起來就像天荒夜談,說要在一年內成立鼓隊和扯鈴隊簡直就是某名奇妙,但是,我們做到了!不是我,不是你,而是我們大家一起的努力和堅持才能有今天的成果。謝謝大家,多少聲謝謝都不足以表示我內心的感動。還要謝謝Johanna和Tiong的熱忱,才會有鼓隊和扯鈴隊。感謝鼓隊教練時偉,願意教鼓。

最感謝的是楊老師,因為老師總是很支持我們的想法,也很耐心地聽我們報告,有時還會談好久呢。當遇到處理不來的事件,老師還願意出面幫我們處理,太感動了。

一直以來最想感謝的人是,與我並肩作戰的副主席國輝哥哥,有你真的是太好了, 雖然有時候我們會起爭執。只有我一個人的想法,也許沒有這麼完善,你的每個意見讓我對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以下是國輝的感動發言。

就這樣,沙大華文學會重新運作一年了。雖然說名義上已經有了6年,非正式成立了15年。這一切的年份都不是最重要。一年時間,不長不短。有的專心于想活動、有的專心在統一學會系統、有的努力帶進更多文化活動、有的勇於創新、有的用心籌辦活動,更加少不了無時無刻都在配合學會,出席與準備學會例常、活動的大家。

一年時間,大家都成長了不少。從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懂,到現在什麼都會一點點,可以不懂裝懂、沒有裝有。😂😂 雖然還沒正式退位,但是已經非正式的開始讓新一屆籌委開始計畫與處理學會事務了,所以下一屆的籌委們要加油哦。

另外,更加要感謝楊老師幫我們處理一些我們辦不到的事情。感謝老師雖然忙著自己的工作與功課,但依舊花時間在我們身上、聽我們的匯報學會的事務。真的,有什麼做得不好,得罪的,我深感歉意。

致學長學姐學弟學妹籌委們一路上有你,苦一點也願意。』


一路上有你,苦一點也願意。》這句話好令人感動,真的。 我非常感謝為學會付出的大家,無論是籌辦活動的你們,還是配合出席的活動的你們, 缺一不可。

謝謝 Tiong 願意當我的秘書, 哈哈, 雖然當初感覺像是被我騙了。 永遠記得我們第一次在迎新會相會,我不經意地問可以幫我一個忙嗎, 沒想到你還真的答應幫我!真的,那時太謝謝你了,如果沒有你的幫忙,我不知所措。 在車上避免尷尬, 我儘量找話題和你談, 對話中, 我發覺你是一個很有熱誠的少年啊,就這樣我邀請你做華文學會的秘書。現在輪到Tiong的感動發言。

回想起怎麼會加入這個家庭,才發現一切也真的是緣分。純粹是在PPIB的巧遇,才發現了原來沙大華文學會竟然存在了。由於這是我在大學中找尋很久了的一個社團,不經猶豫就答應了承擔。


這個家庭還是處於成立初期,經過了一年的洗禮,感謝所有家庭成員在這一年中的堅持與不放棄,才能夠走到今天。對,在這一年中,我們都曾犯了錯,都有一些決策讓大家不滿,但是讓人感動的是,大家非但沒有轉身離開,而是選擇留下來給予意見,讓學會有成長的空間。

一棵大樹如果沒有紮實的根,也經不起大風大雨;同樣的,學會少了大家,也不可能繼續遠走。感謝重新讓學會復活的 Iye Szin, Kok Fai Chong, Erynn Liang, Johanna Tan, 面對著內憂外患,背後犧牲了不少時間,精力,才讓大家有了這個家庭。同時,更感謝所有聽到華文學會這個旗號,就投入參與我們這個大家庭,共患難的大家。一年了,留下來的,我衷心感謝您們;中途心灰意冷,離開的的,學會這扇門永遠會為您打開。


萬分感謝2015/16年度執委,國輝,Pak Yung, Alia, Tiong, Erynn, George, Yee Jing,  Mimi, Johanna, June, Carmen, Cici, Boon Lee, Johnny 還有 Sze Hui。

學弟學妹們,我知道你們都很有熱誠和想法,非常感謝你們願意提點我們,我確實做得不夠好忽略了小細節,下一屆靠你們啦,你們要相互扶持啊。




下一屆沙大華文學會籌委加油!!!


Tuesday, 5 May 2015

我在沙大的日子|遠方的愛

來自相隔中國海的一份愛。

行李上有鎖頭,我小心翼翼地揭開了鎖,心裏是萬分激動和想哭的心情。行李裡有兩包milo,兩包麥片,兩包快熟面還有一盒餅乾。外公外婆對我最好了。

我的外公外婆總是認為沙巴沒有東西吃,有個傻瓜臨時決定飛來找我,先不提那個傻瓜是誰,便叫他把一袋滿滿乾糧的行李交給我。

我說,『沙巴什麼都有,附近還有超級市場。』
他們說,『沙巴的東西貴。』

我說,『都差不多一樣吧。』
他們說,『不要,我們買了給你。』
我拗不過他們,其實我是不想和他們拗,畢竟這是他們對我的關心。


沙巴並沒有歷史課本上講的那麼落後,沙巴人並不是都住在樹上的。沙巴是一個充滿特色的美麗島嶼。雖然我呆在沙巴的主要目的是求學,但基於這裡是旅遊勝地,不去玩不去挖掘就太可惜啦,普通的娛樂肯定少不了,這裡的開銷挺重本的喲。

Monday, 22 September 2014

升大學了。

如今我已經是大學生了,然我的心境依然停留在那些年青澀的月。
這一生的旅途裡面,我們會遇見很多不一樣的人,有人喜歡你、有人討厭你、有人珍惜你、當然也有人不把你當一會事。大學是社會的縮影。進了大學,並沒有因為身份轉變成大學生而有了大改變,我的男性朋友依然比女性朋友來得多。或許在某些女生的眼中,我就是一個騷貨,或者是仗著自己的魅力混在男生堆的賤子。我並不介意如果當中認識我的人要這樣看待我,我只不過覺得自己和男性相處得比較舒服。無可否認,生命中影響我最多的就是女人,其中有阿飄老師,小雪,蟲,當然還有我媽。

其實,我一點也不喜歡在感情上被開玩笑,我非常害怕傷害到其他人的心,破裂的心並不是用膠紙就能修補。看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話,『揭開他人的傷疤當做玩笑在你眼裡看似幽默,在別人心裡是你無法想像的傷害,不要嘲笑別人的疤,那些都是你沒有經歷過也無法體會的傷。』
我們常在人生的路途跌跌撞撞,試圖尋找最美麗動人的那花,而那花的意義對每個人都不同。曾經,我所追尋的那話正是真摯的友誼,只可惜我把花握得太緊以致窒息。恕我太過天真,我所認知的友誼是無論開心亦或者難過的事都願意第一時間與對方分享、一起聊八卦、一起出街、偶爾講電話講到忘記時間、互相酸彼此、就算吵架最後還是會和好。或許我的要求太多,我以為我遇到了那個真朋友,其實一切只是我的妄想。像我在大學認識的新朋友所的,在2022期間,你會看到很多朋友只是路過你的人生而已。

我們正在經歷的一切,像是已被安排妥當,卻因自身的決定有少許不一樣,變化帶來的是痛苦,但改變以後會有嶄新的容貌伴隨著清晰的笑容。


人性是不完美的,追求虛無的榮華、擁有無盡貪婪的欲望、阿諛奉承、穢性格、道聽途、自私自利,而我也是一個自私的人,我經不起再一次又一次被女生中傷,所以有了封閉自己的念頭。好吧,我承認那個念頭是非常愚蠢。人是社交動物,在社會上多多少少都會和其他人互動,我完全想像不了與世界隔並不和人溝通的日子如何度過。放慢步,靜下心看看身邊的人,他們是因為我原本樣子而喜歡著我的人啊!我已經找尋到新的花——珍惜眼前人。

Tuesday, 22 July 2014

紀念冊...一份心意以及回不去的青春

給我摯愛的同學們,

I'm really happy getting know of 6A6 classmates, thanks for accompany me during form six. This graduation yearbook contains our beautiful memories and joyful moments which we been through for one and half year. Anyways, sorry for the untidy and lousy making of this yearbook, some features I don't have much time to fix it.

with love,
Iye Szin

在這科技發達的時代,或許有人會得將回憶製作成一本本的紀念冊很無謂,紀念冊這大工程既浪費時間又麻煩, 更何況這年代傳送照片只在指尖的一瞬間。

美好的回憶是不需要物質來證明那段回憶真正存在着,我們過去的開心時光一直存在我們的心中。但我希望這本紀念冊可以一直溫存着我們的快樂,也許10年後亦或者20年後,當我們翻着這本紀念冊可以想起當年青春和清純的我們。

我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着細小和透明的線牽引着彼此。這應該是所謂的緣分,我們才能相識,正因如此我們應該相惜彼此的緣分。


雖然在聚會當天我趕著去見你們,早已累得不想說話,看到你們開心地談論着紀念冊的容,讓我得一切的辛苦和辛痠都得了。你們臉上掛住的笑顔是我看過最美的畫面。



Like and Share